| 
				 年度  | 
			
				 
  | 
		
| 
				 编号  | 
			
				 
  | 
		
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 题 论 证 书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资助类别:州级一般课题
课题批准号:JCJY2015018
课题名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课题主持人及联系电话:杨圣群(13907435401)
主持人所在单位:泸溪县第一中学
开题日期:2016年5月6日
开题形式:专家论证
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2月制
一、 数据表(修订数据后 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 
				 课题名称  |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 
		||||||||||||||
| 
				 主持人姓名  | 
			
				 杨圣群  | 
			
				 性别  | 
			
				 
  | 
			
				 民族  | 
			
				 苗族  | 
			
				 出生日期  | 
			
				 1971年3月6日  | 
		||||||||
| 
				 行政职务  | 
			
				 化学教研组长  | 
			
				 专业职务  | 
			
				 中学高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化学教育教学  |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  | 
			
				 担任导师  | 
			
				 
  | 
		||||||||||
| 
				 工作单位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电子信箱  | 
			
				 13907435401@163.com  | 
		||||||||||||
| 
				 通讯地址  | 
			
				 湖南省泸溪县白浦路8号  | 
			
				 邮政编码  | 
			
				 416100  | 
		||||||||||||
| 
				 联系电话  | 
			
				 
  | 
		||||||||||||||
|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职务  | 
			
				 研究专长  | 
			
				 工作单位及部门  | 
		|||||||||
| 
				 杨宏清  | 
			
				 男  | 
			
				 45  | 
			
				 中高、副校长  | 
			
				 教育教学管理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唐宏军  | 
			
				 男  | 
			
				 41  | 
			
				 中高  | 
			
				 教学与考试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李小萍  | 
			
				 女  | 
			
				 40  | 
			
				 中一、备课组长  | 
			
				 课堂教学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罗宗林  | 
			
				 男  | 
			
				 31  | 
			
				 中一、备课组长  | 
			
				 多媒体教学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白玉  | 
			
				 女  | 
			
				 32  | 
			
				 中一  | 
			
				 教学评价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姚毅  | 
			
				 男  | 
			
				 42  | 
			
				 中一、班主任  | 
			
				 教育教学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刘正军  | 
			
				 男  | 
			
				 35  | 
			
				 中一、班主任  | 
			
				 教学实践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龙世亮  | 
			
				 男  | 
			
				 33  | 
			
				 中一、班主任  | 
			
				 教学设计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廖小芳  | 
			
				 女  | 
			
				 32  | 
			
				 中二、备课组长  | 
			
				 教学实践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董迎春  | 
			
				 女  | 
			
				 37  | 
			
				 中二  | 
			
				 教学策略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符娟  | 
			
				 女  | 
			
				 26  | 
			
				 中二  | 
			
				 实验教学与创新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吴宇霖  | 
			
				 男  | 
			
				 24  | 
			
				 中二、教科室  | 
			
				 多媒体教学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罗成美  | 
			
				 男  | 
			
				 25  | 
			
				 中二、教务处  | 
			
				 教学实践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 
			
				 
  | 
			
				 
  | 
			
				 
  | 
			
				 
  | 
			
				 
  | 
		||||||||||
| 
				 
  | 
			
				 
  | 
			
				 
  | 
			
				 
  | 
			
				 
  | 
			
				 
  | 
		||||||||||
| 
				 预期最终成果  |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 
			
				 预计完成时间  | 
			
				 2018年9月  | 
		||||||||||||
—1—
二、预期研究成果
| 
				 主要阶段性成果  |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
| 
				 1  | 
			
				 2016.1-2018.7  |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  | 
			
				 论文  | 
			
				 杨圣群  | 
		|||
| 
				 2  | 
			
				 2016.1-2018.7  | 
			
				 化学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反思  | 
			
				 论文  | 
			
				 李小萍  | 
		|||
| 
				 3  | 
			
				 2016.1-2018.7  |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索  | 
			
				 论文  | 
			
				 董迎春  | 
		|||
| 
				 4  | 
			
				 2016.1-2018.7  | 
			
				 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评价与管理反思  | 
			
				 论文  | 
			
				 白玉  | 
		|||
| 
				 5  | 
			
				 2016.1-2018.7  | 
			
				 民族地区资源与有效教学整合  | 
			
				 调查报告  | 
			
				 刘正军  | 
		|||
| 
				 6  | 
			
				 2016.1-2018.7  | 
			
				 化学有效教学新模式——重难点微课  | 
			
				 论文  | 
			
				 廖小芳  | 
		|||
| 
				 7  | 
			
				 2016.1-2018.7  | 
			
				 实验教学与激发学生兴趣研究  | 
			
				 论文  | 
			
				 符娟  | 
		|||
| 
				 8  | 
			
				 2016.1-2018.7  | 
			
				 信息化背景下的化学有效教学研究  | 
			
				 论文  | 
			
				 吴宇霖  | 
		|||
| 
				 9  | 
			
				 2016.1-2018.7  | 
			
				 化学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 
			
				 论文  | 
			
				 龙世亮  | 
		|||
| 
				 10  | 
			
				 2016.1-2018.7  | 
			
				 民族地区化学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查  | 
			
				 调查报告  | 
			
				 罗成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研究成果  |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 
				 1  | 
			
				 2018.9  |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 
			
				 论文  | 
			
				 杨圣群  | 
		|||
| 
				 2  | 
			
				 2018.9  |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 
			
				 研究报告  | 
			
				 杨圣群  | 
		|||
| 
				 3  | 
			
				 2018.9  | 
			
				 教学设计、课件、实验创新、微课及课堂实践  | 
			
				 其他  | 
			
				 李小萍、廖小芳、符娟  | 
		|||
| 
				 
  | 
			
				 
  | 
			
				 
  | 
			
				 
  | 
			
				 
  | 
		|||
三、课题开题报告(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 
				 填写内容:问题提出、现状分析(含研究综述 )、课题界定、研究意义,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经费管理、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 
		
| 
				 一、问题提出 我县地处湘西自治州,属于苗族、土家族聚居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落后。我校学生主要来自本县各乡镇农村,很多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相对滞后,这样导致学生入校时先天不足,基础较差。尤其是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校缺乏相应的实验条件,很多老师用讲实验、在黑板上画实验图,以此来代替做实验,没有体现化学学科特色,没有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由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只是唯分数论成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关注眼前,不重视学生终身发展。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只是多花时间,上课多讲,课后多练,反复测试,结果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缺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学生主体观,形成了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新课程特别强调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出师生互动、有效学习,强调师生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有效教学对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二、现状分析(研究综述)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西方有效教学研究呈现出由单一向综合化趋势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教师特征研究阶段,教师教学行为研究阶段和有效教学的综合研究阶段。 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起步较晚,从研究文献量看,其成果主要集中于20 世纪90 年代之后,并于2004年之后迅速上升,标志着“有效教学”研究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阶段。与国外的有效教学研究相比,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总的特点是,大多以引鉴国外论著居多,对于有效教学研究的一些本质性问题,如有效教学的涵义及特征等争议仍然较大。从有效教学的研究内容看,主要的研究诸如有效教学的含义、特征、意义、策略、设计与实施、评价、管理、有效教学的反思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等等。但总的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在贫困落后地区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的很少,有关中学化学的有效教学研究相关文献较少,尤其是结合民族地区的中学化学的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更少,因此,与此相关的很多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实践。 
 三、课题界定 1、民族地区:是指以少数民族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多数地处边远山区,居住分散,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落后,文化、教育不发达。 2、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针对教学中的低效、无效、负效现象,依据教育研究的成果所描述出来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形态,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3、本课题是指民族地区的师生在新课改大平台下,运用有效教学理论成果,结合民族地区自身条件和现有资源,开展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民族地区教育做出探索。 
 四、研究意义 1、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 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要认真钻研新教材,更新教学方法,改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这对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追求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提升自己。 2、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学习能力。 激发和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我期望值,使学习变得主动而积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有效教学促进学习的有效学习,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新的学生主体观。 3、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加强教师间的团结合作,提高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同年级的教师相互配合,相互学习,优化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的能力,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本土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支既有现代教育理念,又有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教师队伍 
 五、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理论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新课程理论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体现了时代要求。新课程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实现了由学科本位向以人为本位的转移,真正使学生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的发展具体化,培养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4、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将智能分为三大组:与动物有关的智能,包括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与动物游离的智能,包括语言-言语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与人有关本智能,包括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省智能。多元智能的教学观可以归纳为“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和“围绕多元智能来教”。多元智能的教学观是围绕学生的需求而构建起来的,教学要基于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最有利的、丰富的学习环境。 
 六、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新的学生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校的有效管理提供新思路,有利于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养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培养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形成高效的教学团队,有利于整体推进。 3、通过课题研究,开发和整合民族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积累经验。 
 七、研究内容 1、根据民族地区资源,结合现有的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和热情,促进有效教学。将效教学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并且能够丰富和发展有效教学理论。 2、有效备课,备出有效优质教学设计或方案,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即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三方面。 4、有效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5、有效评价和管理,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新的评价方式,为学校管理提供建设性观点。 
 八、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第一手资料 。 3.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利用校内外教学公开课,对化学有效教学进行实践研究,邀请有关专家定期指导及时调整方案。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某些真实记录,对它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九、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1、资料的收集与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学习。 2、课题主持人进行立项申请。 (二)实施阶段:2016年1月——2018年7月 1、进行课题论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开题报告。 2、做好中期检查,收集整理阶段性研究成果。回顾总结,完成中期报告 3、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积极开展研究活动,交流,发布研究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8年8月——2018年10月 1、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和有关资料。 2、整理汇编成研究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及其它研究成果。 3、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和准备结题评审资料,专家验收结题,成果推广。 
 十、成员分工 杨圣群:负责课题的申报、开题报告、研究方案制定,组织领导本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整理研究成果及研究报告撰写。 李小萍:负责“化学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有关的研究。 廖小芳:负责“化学有效教学新模式——重难点微课”研究。 罗宗林:负责“化学有效教学中落实双基方式” 研究 符 娟:负责“实验教学与激发学生兴趣研究”研究 董迎春:负责“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索”理论与实践研究。 白 玉:负责“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评价与管理”研究。 吴宇霖:负责“信息化背景下的化学有效教学研究”。 罗成美:负责学生的教学调查和教师教学案例分析。 刘正军:负责“民族地区资源与有效教学整合”研究 龙世亮:负责“化学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姚 毅:负责问卷、访谈、调查研究,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 唐宏军:负责“从高考阅卷反馈有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杨宏清:负责课题研究指导与研讨和协调各方面工作等。 课题组各成员在主持人的指导下开展日常研究工作,收集整理材料,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将成果和相关资料上传到指定邮箱。 
 十一、经费管理 预计完成该课题共需经费2万元。具体开支预算如下: 1、购买相关书籍、资料,准备申报材料和立项需支出2000元; 2、做开题报告、聘请专家指导需支出2000元; 3、外出学习、交流、调查研究需支出5000元; 4、研究成果交流、推广,论文发表需支出8000元; 5、整理研究报告、课题验收需支出3000元; 该课题经费由泸溪县一中承诺并严格监督课题经费合理有效的使用,督促课题主持人严格按《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费暂行管理办法》经费开支,遵守财务制度。承诺保证课题经费单独立户、专款专用、不挤占和挪用课题经费。承诺配套经费的具体数额和渠道,保证配套经费的落实。 
 十二、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 组织本课题组成员熟悉新课改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理论知识,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了解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现状,奠定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确定研究计划,进行课题成员分工,制定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目标,主要进行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有效备课、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的研究和实践,同时进行有效教学其他模式研究。通过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课题展开研究和实践。 
 十三、主要参考文献 1、孟立军.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崔允漷. 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肖成全,等. 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余文森. 有效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刘立明. 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40—42. 7、姚利民. 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8):23—27 8、范蔚,叶波.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3—136. 
 
 
  | 
		
四、课题开题结论(专家论证的由开题专家填写,自我论证的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 
				 填写内容: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签字: 年 月 日  | 
		
五、开题论证专家(或自我论证的成员)数据表
|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人 员  | 
			
				 姓 名  | 
			
				 职称、职务  | 
			
				 工 作 单 位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度  | 
			
				 
  | 
		
| 
				 编号  | 
			
				 
  | 
		
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 题 论 证 书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资助类别:州级一般课题
课题批准号:JCJY2015018
课题名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课题主持人及联系电话:杨圣群(13907435401)
主持人所在单位:泸溪县第一中学
开题日期:2016年5月6日
开题形式:专家论证
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2月制
一、 数据表(修订数据后 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 
				 课题名称  |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 
		||||||||||||||
| 
				 主持人姓名  | 
			
				 杨圣群  | 
			
				 性别  | 
			
				 
  | 
			
				 民族  | 
			
				 苗族  | 
			
				 出生日期  | 
			
				 1971年3月6日  | 
		||||||||
| 
				 行政职务  | 
			
				 化学教研组长  | 
			
				 专业职务  | 
			
				 中学高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化学教育教学  |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  | 
			
				 担任导师  | 
			
				 
  | 
		||||||||||
| 
				 工作单位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电子信箱  | 
			
				 13907435401@163.com  | 
		||||||||||||
| 
				 通讯地址  | 
			
				 湖南省泸溪县白浦路8号  | 
			
				 邮政编码  | 
			
				 416100  | 
		||||||||||||
| 
				 联系电话  | 
			
				 
  | 
		||||||||||||||
|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职务  | 
			
				 研究专长  | 
			
				 工作单位及部门  | 
		|||||||||
| 
				 杨宏清  | 
			
				 男  | 
			
				 45  | 
			
				 中高、副校长  | 
			
				 教育教学管理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唐宏军  | 
			
				 男  | 
			
				 41  | 
			
				 中高  | 
			
				 教学与考试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李小萍  | 
			
				 女  | 
			
				 40  | 
			
				 中一、备课组长  | 
			
				 课堂教学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罗宗林  | 
			
				 男  | 
			
				 31  | 
			
				 中一、备课组长  | 
			
				 多媒体教学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白玉  | 
			
				 女  | 
			
				 32  | 
			
				 中一  | 
			
				 教学评价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姚毅  | 
			
				 男  | 
			
				 42  | 
			
				 中一、班主任  | 
			
				 教育教学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刘正军  | 
			
				 男  | 
			
				 35  | 
			
				 中一、班主任  | 
			
				 教学实践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龙世亮  | 
			
				 男  | 
			
				 33  | 
			
				 中一、班主任  | 
			
				 教学设计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廖小芳  | 
			
				 女  | 
			
				 32  | 
			
				 中二、备课组长  | 
			
				 教学实践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董迎春  | 
			
				 女  | 
			
				 37  | 
			
				 中二  | 
			
				 教学策略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符娟  | 
			
				 女  | 
			
				 26  | 
			
				 中二  | 
			
				 实验教学与创新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吴宇霖  | 
			
				 男  | 
			
				 24  | 
			
				 中二、教科室  | 
			
				 多媒体教学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罗成美  | 
			
				 男  | 
			
				 25  | 
			
				 中二、教务处  | 
			
				 教学实践  | 
			
				 湖南省泸溪县第一中学  | 
		||||||||||
| 
				 
  | 
			
				 
  | 
			
				 
  | 
			
				 
  | 
			
				 
  | 
			
				 
  | 
		||||||||||
| 
				 
  | 
			
				 
  | 
			
				 
  | 
			
				 
  | 
			
				 
  | 
			
				 
  | 
		||||||||||
| 
				 预期最终成果  |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 
			
				 预计完成时间  | 
			
				 2018年9月  | 
		||||||||||||
—1—
二、预期研究成果
| 
				 主要阶段性成果  |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
| 
				 1  | 
			
				 2016.1-2018.7  |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  | 
			
				 论文  | 
			
				 杨圣群  | 
		|||
| 
				 2  | 
			
				 2016.1-2018.7  | 
			
				 化学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反思  | 
			
				 论文  | 
			
				 李小萍  | 
		|||
| 
				 3  | 
			
				 2016.1-2018.7  |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索  | 
			
				 论文  | 
			
				 董迎春  | 
		|||
| 
				 4  | 
			
				 2016.1-2018.7  | 
			
				 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评价与管理反思  | 
			
				 论文  | 
			
				 白玉  | 
		|||
| 
				 5  | 
			
				 2016.1-2018.7  | 
			
				 民族地区资源与有效教学整合  | 
			
				 调查报告  | 
			
				 刘正军  | 
		|||
| 
				 6  | 
			
				 2016.1-2018.7  | 
			
				 化学有效教学新模式——重难点微课  | 
			
				 论文  | 
			
				 廖小芳  | 
		|||
| 
				 7  | 
			
				 2016.1-2018.7  | 
			
				 实验教学与激发学生兴趣研究  | 
			
				 论文  | 
			
				 符娟  | 
		|||
| 
				 8  | 
			
				 2016.1-2018.7  | 
			
				 信息化背景下的化学有效教学研究  | 
			
				 论文  | 
			
				 吴宇霖  | 
		|||
| 
				 9  | 
			
				 2016.1-2018.7  | 
			
				 化学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 
			
				 论文  | 
			
				 龙世亮  | 
		|||
| 
				 10  | 
			
				 2016.1-2018.7  | 
			
				 民族地区化学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查  | 
			
				 调查报告  | 
			
				 罗成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研究成果  |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 
				 1  | 
			
				 2018.9  |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 
			
				 论文  | 
			
				 杨圣群  | 
		|||
| 
				 2  | 
			
				 2018.9  |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 
			
				 研究报告  | 
			
				 杨圣群  | 
		|||
| 
				 3  | 
			
				 2018.9  | 
			
				 教学设计、课件、实验创新、微课及课堂实践  | 
			
				 其他  | 
			
				 李小萍、廖小芳、符娟  | 
		|||
| 
				 
  | 
			
				 
  | 
			
				 
  | 
			
				 
  | 
			
				 
  | 
		|||
三、课题开题报告(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 
				 填写内容:问题提出、现状分析(含研究综述 )、课题界定、研究意义,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经费管理、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 
		
| 
				 一、问题提出 我县地处湘西自治州,属于苗族、土家族聚居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落后。我校学生主要来自本县各乡镇农村,很多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相对滞后,这样导致学生入校时先天不足,基础较差。尤其是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校缺乏相应的实验条件,很多老师用讲实验、在黑板上画实验图,以此来代替做实验,没有体现化学学科特色,没有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由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只是唯分数论成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关注眼前,不重视学生终身发展。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只是多花时间,上课多讲,课后多练,反复测试,结果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缺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学生主体观,形成了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新课程特别强调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出师生互动、有效学习,强调师生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有效教学对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二、现状分析(研究综述)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西方有效教学研究呈现出由单一向综合化趋势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教师特征研究阶段,教师教学行为研究阶段和有效教学的综合研究阶段。 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起步较晚,从研究文献量看,其成果主要集中于20 世纪90 年代之后,并于2004年之后迅速上升,标志着“有效教学”研究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阶段。与国外的有效教学研究相比,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总的特点是,大多以引鉴国外论著居多,对于有效教学研究的一些本质性问题,如有效教学的涵义及特征等争议仍然较大。从有效教学的研究内容看,主要的研究诸如有效教学的含义、特征、意义、策略、设计与实施、评价、管理、有效教学的反思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等等。但总的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在贫困落后地区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的很少,有关中学化学的有效教学研究相关文献较少,尤其是结合民族地区的中学化学的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更少,因此,与此相关的很多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实践。 
 三、课题界定 1、民族地区:是指以少数民族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多数地处边远山区,居住分散,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落后,文化、教育不发达。 2、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针对教学中的低效、无效、负效现象,依据教育研究的成果所描述出来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形态,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3、本课题是指民族地区的师生在新课改大平台下,运用有效教学理论成果,结合民族地区自身条件和现有资源,开展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民族地区教育做出探索。 
 四、研究意义 1、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 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要认真钻研新教材,更新教学方法,改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这对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追求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提升自己。 2、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学习能力。 激发和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我期望值,使学习变得主动而积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有效教学促进学习的有效学习,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新的学生主体观。 3、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加强教师间的团结合作,提高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同年级的教师相互配合,相互学习,优化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的能力,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本土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支既有现代教育理念,又有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教师队伍 
 五、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理论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新课程理论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体现了时代要求。新课程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实现了由学科本位向以人为本位的转移,真正使学生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的发展具体化,培养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4、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将智能分为三大组:与动物有关的智能,包括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与动物游离的智能,包括语言-言语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与人有关本智能,包括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省智能。多元智能的教学观可以归纳为“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和“围绕多元智能来教”。多元智能的教学观是围绕学生的需求而构建起来的,教学要基于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最有利的、丰富的学习环境。 
 六、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新的学生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校的有效管理提供新思路,有利于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养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培养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形成高效的教学团队,有利于整体推进。 3、通过课题研究,开发和整合民族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积累经验。 
 七、研究内容 1、根据民族地区资源,结合现有的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和热情,促进有效教学。将效教学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并且能够丰富和发展有效教学理论。 2、有效备课,备出有效优质教学设计或方案,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即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三方面。 4、有效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5、有效评价和管理,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新的评价方式,为学校管理提供建设性观点。 
 八、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第一手资料 。 3.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利用校内外教学公开课,对化学有效教学进行实践研究,邀请有关专家定期指导及时调整方案。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某些真实记录,对它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九、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1、资料的收集与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学习。 2、课题主持人进行立项申请。 (二)实施阶段:2016年1月——2018年7月 1、进行课题论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开题报告。 2、做好中期检查,收集整理阶段性研究成果。回顾总结,完成中期报告 3、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积极开展研究活动,交流,发布研究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8年8月——2018年10月 1、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和有关资料。 2、整理汇编成研究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及其它研究成果。 3、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和准备结题评审资料,专家验收结题,成果推广。 
 十、成员分工 杨圣群:负责课题的申报、开题报告、研究方案制定,组织领导本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整理研究成果及研究报告撰写。 李小萍:负责“化学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有关的研究。 廖小芳:负责“化学有效教学新模式——重难点微课”研究。 罗宗林:负责“化学有效教学中落实双基方式” 研究 符 娟:负责“实验教学与激发学生兴趣研究”研究 董迎春:负责“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索”理论与实践研究。 白 玉:负责“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评价与管理”研究。 吴宇霖:负责“信息化背景下的化学有效教学研究”。 罗成美:负责学生的教学调查和教师教学案例分析。 刘正军:负责“民族地区资源与有效教学整合”研究 龙世亮:负责“化学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姚 毅:负责问卷、访谈、调查研究,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 唐宏军:负责“从高考阅卷反馈有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杨宏清:负责课题研究指导与研讨和协调各方面工作等。 课题组各成员在主持人的指导下开展日常研究工作,收集整理材料,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将成果和相关资料上传到指定邮箱。 
 十一、经费管理 预计完成该课题共需经费2万元。具体开支预算如下: 1、购买相关书籍、资料,准备申报材料和立项需支出2000元; 2、做开题报告、聘请专家指导需支出2000元; 3、外出学习、交流、调查研究需支出5000元; 4、研究成果交流、推广,论文发表需支出8000元; 5、整理研究报告、课题验收需支出3000元; 该课题经费由泸溪县一中承诺并严格监督课题经费合理有效的使用,督促课题主持人严格按《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费暂行管理办法》经费开支,遵守财务制度。承诺保证课题经费单独立户、专款专用、不挤占和挪用课题经费。承诺配套经费的具体数额和渠道,保证配套经费的落实。 
 十二、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 组织本课题组成员熟悉新课改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理论知识,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了解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现状,奠定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确定研究计划,进行课题成员分工,制定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目标,主要进行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有效备课、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的研究和实践,同时进行有效教学其他模式研究。通过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课题展开研究和实践。 
 十三、主要参考文献 1、孟立军.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崔允漷. 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肖成全,等. 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余文森. 有效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刘立明. 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40—42. 7、姚利民. 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8):23—27 8、范蔚,叶波.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3—136. 
 
 
  | 
		
四、课题开题结论(专家论证的由开题专家填写,自我论证的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 
				 填写内容: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签字: 年 月 日  | 
		
五、开题论证专家(或自我论证的成员)数据表
|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人 员  | 
			
				 姓 名  | 
			
				 职称、职务  | 
			
				 工 作 单 位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